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思享  >  正文
读嘉评论 | 从“全省第二” 看我市民企崛起后劲
2023-03-23 08:54

  3月21日,浙江省工商联首次发布全省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浙江全国第一,嘉兴全省第二。

  2022年,浙江省共有上规模民营企业1387家,新增465家,数量和增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嘉兴有上规模民营企业233家,位列全省第二。在入围企业数居前二十的县(市、区)中,嘉兴有桐乡市、南湖区、海宁市、海盐县、嘉善县五地上榜,其中桐乡市以58家企业跻身全省第三。

  嘉兴是民营经济大市,过去多年“量大面广”是外界对嘉兴民企的刻板印象,但透过这份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嘉兴民企不仅数量多、门类全,而且规模大、实力强——“上规模”是指企业上一年度营收达到5亿元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标准,工业企业年营收超过4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就是大型企业。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全省第二,意味着即便在强手如林的“民企第一省”浙江,嘉兴也是名副其实的大企业集聚地。更重要的是,除了总量领先,去年嘉兴新增上规模民营企业75家,位列全省第三,显示出民营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后劲。

  在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什么支撑嘉兴民企快速崛起?

  嘉兴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原因。

  先看“量”。去年嘉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新增百亿企业2家、上市公司11家。目前,全市拥有产值超百亿企业15家,1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元,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正推动越来越多嘉兴民企跻身顶天立地大型企业行列。

  再看“质”。大力实施“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去年嘉兴新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列全省第一;4个产业群入围第二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数量列全省第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嘉兴民企心无旁骛做实业的定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升级。

  最后看“能”。截至去年7月,嘉兴规上工业百强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和设置率均领跑全省。麒盛智能床星耀冬奥会、合众新能源汽车销量狂飙……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越来越高,高质量发展的“能”也在持续迸发。

  企业规模的“量”、产业发展的“质”、高质量发展的“能”齐齐增长,嘉兴上规模民营企业自然如潮涌现。

  “浙里最‘嘉’”营商环境是重要保障。去年,嘉兴打出惠企纾困26条、稳经济措施40条等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减负333.5亿元,越来越多嘉兴民营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回顾成绩,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的嘉兴,正在从“智造强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民营企业是建设“主力军”。面向未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名品名企方阵。我们不仅要继续壮大上规模民企队伍,还要着力培育展翅高飞的“大雄鹰”、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朝气蓬勃的“潜力股”,为高质量产业发展构筑起高质量企业梯队。这既需要民营企业家敢干,大力弘扬“四千精神”和新时代禾商精神,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攀高抢位,在新兴产业风口中抢占先机,在转型升级跑道上奋勇争先,也需要各地各部门与时俱进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多一些“滴灌式”的精准服务,让民营企业发展更有后劲,展现更大作为。

  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列全省第二,充分彰显了“嘉兴智造”的雄厚实力。相信以之为新起点,会有更多嘉兴民营企业把干事的“油门”踩到底,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