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县区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海盐:深学笃行“三个示范”,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昂首前进
2022-09-22 14:14



  俯瞰杭州湾畔,全国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火热建设,“隐形冠军”企业接连出圈,数字化改革跑出加速度,千年古县活力四射、动力澎湃。

  放眼东海之滨,从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到沪平盐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高铁,再到高铁新城、放大版绮园。联通一条条致富路,打造一座座幸福城。

  这里是海盐,是红船起航地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海盐调研宣讲,对海盐提出了“三个示范”的殷切希望,希望海盐在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上当好示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当好示范、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当好示范。

  海盐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总书记“三个示范”殷切嘱托,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上下齐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持续接力、连续发力中,推动海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呈现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民风昂扬向上的美好图景。

  海盐县委书记王碎社说,海盐把学深悟透“三个示范”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从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示范”上来,真正把“三个示范”落实到指导行动上、深化工作上、促进发展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昂首前进。



强工业兴产业

在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上当好示范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虽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但一直以来,海盐交通结构单一且“手无寸铁”。如何破题?海盐深入开展交通强县三年大会战,高站位谋划、打造“接沪连杭融嘉通苏甬”的现代交通网络——通苏嘉甬高铁、沪平盐城际“两条铁路”,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两条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同步实施续建交通项目19个,总投资将达到358亿元(含轨道交通)。

  “两条铁路”中,沪平盐城际铁路作为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市)市域铁路,待建成通车,海盐就一步跨入了上海中心城区“一小时都市圈”。

  “两条快速路”中,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作为嘉兴市域快速路网“一环十一射”之一,以嘉南公路为主通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建成后,海盐城区乃至南北湖风景区到嘉兴时间可缩短将近半小时,并实现嘉绍高速尖山互通。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则将解决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和S11乍嘉苏高速在海盐枢纽处嘉兴海盐方向“临而不通”的问题。

  目前,“两条快速路”已开工建设,沪平盐城际铁路和通苏嘉甬高铁分别将于三季度和年底前开工。

  新时期综合交通“命运共同体”的打造,为海盐提供了大容量、快捷交通支撑,将从根本上改变海盐未来的发展格局。



  空间上的布局只是第一步,打通产业枢纽才是王牌。如何起步?怎样落子?

  海盐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贯彻“提高块状特色经济水平”的要求,重点推进高端紧固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集成家居、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海盐产业链培育库纳入企业501家,确定骨干企业67家,设置规模效益、科技创新等个性化培育指标,“专班专家专人”协同抓培育。不仅如此,中国企业500强中天集团、德国著名紧固件企业伍尔特、浙江中拓新材料等一批“高端链”项目相继落地,更是增强了集群优势。

  在全省率先推出“数字化券”,建立紧固件省级创新综合服务体……舒经络、通梗阻,海盐用数字赋能、智慧转型,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粗放型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业。有企业的产品畅销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居全球第一;有企业瞄准“专精特新”这一“缝隙市场”,先后获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越来越多的“海盐制造”走向全球。

  2021年,海盐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30亿元,累计培育各类“专精特新”企业41家、居全省前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盐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中南向拓展带的重要组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海盐积极落实“主动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的要求,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设立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成功引进美国安费诺、良信电器、中国同辐、冠宇电池等一批“大好高”项目,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提前完成市下达的内外资招商全年任务。

  按照打造“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的要求,海盐重点打造了以海盐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百步经济开发区、核电关联高新区为两翼的“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推进滨海国际度假区、南北湖风景区两大文旅平台建设。

  2021年,海盐生产总值达621.56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6.6亿元,入选县域综合实力、工业、城乡统筹等多个全国百强(佳),并逐年实现位次前移。



  海盐拥有中国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南北湖风景区,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绿色成为海盐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频词,更是指挥棒。

  海盐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进行排摸,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异地搬迁一批”分类处置,引导企业“抱团入园”及“抱团出海”;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组合拳,全域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全面推广使用“嘉兴市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及“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今年7月,海盐连续第八年发布环境状况白皮书,交出一张高分报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控以上断面Ⅲ类水及以上比例保持100%,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优秀;千亩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并首次达到Ⅱ类水标准;南北湖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七年达到Ⅱ类水标准的水体;空气质量连续六年保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六年保持全市前列,连续四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全市唯一。



  共享发展硕果丰盈。海盐先后制定实施两轮城市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小县大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7.6%提高至66%,获评全国城乡统筹百佳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基本清零,完成新桥路、百尺路等城市主干道改造提升;滨海大道、武袁公路、梦湖公园等相继建成,开工建设天仙湖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北大街历史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举全县之力推进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建设,绿能、爱拓等一批环保项目建成投运。

  在武原街道,首批三个生活区供热用上了“核能”,为破解我国南方供暖难题提供方案;在通元镇雪水港村,土灶不烧柴火改用电,实现全村覆盖,一年可减少柴火消耗8.6吨;在海盐城乡,221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提供更加便捷、环保、舒适的绿色出行服务体验,占比达93.25%。

  今天的海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跳出“三农”抓“三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当好示范


  走进位于海盐县望海街道的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指挥中心及大数据分析中心,真切感受到传统农业产业迸发出的数字化魅力:全实时标准数据仓库架构及全景全天候的3D技术,多模块液晶大屏实时显示产线产能,实时传送全国十多家牧场的相关数据……“数字大脑”管理着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门店等全产业流程,每个环节的实时信息都一目了然。

  从一块猪肉出发,青莲食品一刻不停地自我革新,打通了种质研发、智慧养殖、绿色生态、标准屠宰、冷链运输、精深加工、数字销售、品牌驱动、牧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布局“膳博士黑猪鲜肉包”等商业模式,打造百亿级生猪全产业链。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数据吃饭。”青莲食品董事长许明曙深有感触地说。数字化生产极大地解放了传统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今,在青莲食品,每十万头猪养殖用工数从250人降至35人,平均鲜销率从60%升至90%以上,平均利润率从1%升至6%,流通周转率从15天缩短到7天,行情动态预判提前6个月,突破了传统养猪产业的瓶颈。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海盐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跳出‘三农’抓‘三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海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以农村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推动强村富民,统筹做好土地整治、农房集聚、土地流转、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农村居民收入是“三农”的核心问题,海盐聚焦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以农合联为主导,与县内省级农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投资合作与订单合作,共建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并将基地所在镇(街道)全部低收入农户纳入帮扶对象,打造“农合联+企业+示范基地+低收入农户”共富体,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共建共享带动区域“提低”的新路径,获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

  今年8月,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研究咨询专业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发布了《2021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报告》,揭晓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县市名单,海盐排名第5,前进2个位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2:1,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海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立农业经济开发区,积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稻虾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增”,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上升至全省第9、嘉兴第1。

  在海盐,产业带动乡村发展、带领农民走向致富的案例遍及全域。海盐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培育提升工作,全县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达1307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79家。2021年新培育家庭农场47家,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66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9家,县级49家,示范性家庭农场总量和新增数量全市领先。

  目前,全县5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约19万亩,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土地集约、规模适度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稻虾综合种养、海盐葡萄等产业在海盐种出遍地“百万富农”。

  海盐加快村容环境整治和建设,全县已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6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57个、3A级景区村庄10个,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5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80%以上行政村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过去5年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40.6公里、危桥134座,新建、改造城乡供水管网1857公里。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美丽乡村成为海盐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支点。海盐在“微改造”带动景区村庄旅游基础设施“精提升”的同时,优化运营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景区村庄智慧化、品质化、规范化、效益化,全面提升县域旅游品质和游客体验度,展现出向上突破的韧性与活力。

  新近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度全市3A级景区村庄旅游发展监测与评价情况》,从旅游业态布局、旅游经营绩效、共同富裕效应、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质量发展水平、景区村庄治理水平6个方面对全市81个3A级景区村庄旅游发展情况打分。海盐的10个3A级景区村庄名列前茅,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二。其中,通元镇丰义村以优异成绩斩获全市第一名。

  2017年起,丰义村紧扣“丰义寻趣”主题,从自身独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和农业特色产业出发,全面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不断改善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并结合矿坑月湖、埭前晚居、丰山探幽的良好生态格局,推动乡村旅游、民宿度假、四季采摘、田园康养、研学体验、红色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与雪水港村、丰山村等联合打造了“绿野仙踪”旅游风情线和“丰山溢水”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2019年,丰义村接待游客16.7万人次,2020年接待游客21.6万人次,2021年接待游客49.8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呈现逐年上升的强劲势头。

  今天的海盐,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希望的田野上,“粮仓”越来越丰实,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勇于担当 敢为先锋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当好示范


  车辆、电池的赋码、合码是整个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环节,为此,海盐紧盯难点、痛点,集中力量突破赋码、合码难题。去年10月9日,海盐发出全市首张“码牌合一”的数字化车牌,实现车、电池、人“一码统管”,管住了生产、销售、登记环节,让维修和回收过程中的非法改装、加装、拼装等行为无处遁形。

  在此基础上,今年8月,海盐发布《电动自行车淘汰与置换工作规范》(DJG330424/T65—2022),这是全省首个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领域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数字化改革视角下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标准的空白。

  一系列突出成果的背后,是“五敢”型团队——海盐县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专班孜孜不倦努力付出。



  8月15日,海盐召开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十六届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表彰了首批“五敢”型干部(团队)。

  面对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反复的双重压力,海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逆势而上,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勇毅前行、在稳进提质的“赛马场”争先创优、在除险保安的“最前沿”担当作为,全县上下敢于争先、敢于创新、敢于破难、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五敢”精神蔚然成风,切实以过硬作风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交出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安全发展的高分答卷。

  突出党建统领作用,海盐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能力为突破口,开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境界。海盐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以系统变革重塑为导向,推动形成“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在赋能发展、引领发展中彰显了党建工作新作为新风采,表现在组织工作有质有力、宣传工作有声有色、统战工作有为有效等,管控力指数居全市第一,党群创业共富工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海盐深入实施“双万”(万个党群中心户和万名公职人员楼道长)工程,发布全省首个“红色楼道长”地方标准;创新推出“共富十法”,迭代升级“党群创业共富工程”,谋划推进“党群创业扶助一件事”应用场景,打造“未来乡村·振兴共富”全域党建联盟;持续推进“两新”组织“三先”(先锋党员、先锋班组、先锋团队)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选派98名“党务红领”担任驻企党建工作指导员,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党建三年创优行动,相关做法获省委书记袁家军调研肯定;统筹推进“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聚焦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打造“五心”“六社区”极具海盐辨识度现代社区样板,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建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时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全面推行“浙里网格连心”应用,完善网格设置,形成“村(社区)—网格—楼道(微网格)”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两新”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行动,发挥“两新”党组织实质作用。每季开展“交叉”检查,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自2019年“红色楼道长”工作常态化开展以来,海盐县有近万名公职人员进小区、走楼道、跑住户,成为县委、县政府和基层百姓之间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文明创建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红色楼道长”深入武原街道16个社区、206个小区、8364个楼道,进一步充实社区力量,为海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海盐创新党建联盟、书记领办项目、“第一书记”驻村、志愿帮扶爱心救助、党群联建、“党建品牌+”等六大模式,集聚各类政策、资金、服务资源,组建“机关红盟”,发挥“机关服务品牌”矩阵效应,推出便民暖心、助农贴心、惠企连心、文化润心、法治正心等“五心”服务团,推出服务项目27个,实施“书记项目”73个,通过书记领办、机关党组织主办的形式,破解了一批基层共富难点问题。

  今天的海盐,正以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锻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面谱写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样板新篇章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读嘉·海盐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