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县区  >  正文
礼润秀洲|三色管理,新塍镇开启人居环境“美颜”模式
2022-08-06 14:28


古色古香的水乡建筑、平整干净的乡野小道、蜿蜒曲折的河浜水系、布局有序的小菜园或小绿地、一个个竖有铭牌的创意柴堆……今天上午,走在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的乡间小道,放眼望去,一派干净整洁的愉悦感,地绿了、水清了、房前屋后整洁了,乡村更美了。



“作为‘绿色秀美村’,我们每名党员联系本小组的农户,每天边巡查边清理边指导,让农户有一个指导性的标准,更好地做好人居环境整治。”今天上午,潘家浜村党总支书记叶丽丽介绍道,党员干部带头干的同时,通过分网格分区块和微激励奖励,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提高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潘家浜村,天福、大通等“绿色秀美村”村也率先启动“微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并在镇域内24个行政村和439个自然村落推广。据了解,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新塍镇突出问题整改、督查督办,重点攻坚、全民参与的思路,制定了“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精准发力,按照分类推进原则,理出“红色问题村”问题清单,销号整改;抓好“黄色整洁村”整治提升;巩固“绿色秀美村”已有成效,打造精品。



去年,庙云桥村因为乱堆放、源头分类准确率低、未切实开展积分考核等原因,被列为“红色问题村”。针对村民乱堆放情况,党员、小组长轮番上阵,分拣员、劝导员分工合作,志愿者每天背着小喇叭,形成流动广播,把整治要求传递到村里的每个角落;对于乱堆放腾退的空地,要求村民们做成小菜园、小果园。与此同时,村里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创新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和评比的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提升的积极性,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使得整治大为改观。



如今,庙云桥村早已顺利“摘帽”,只见村道路两旁树木葱葱,花红草绿,与白墙、青瓦、农耕墙体画交相辉映,木质栅栏让家门口的菜园变花园,一幅和谐优美的新农村画卷展现眼前。



“今年,我们继续在每个村打造2个样板点,全年共计划打造4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点,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整体人居环境水平。”新塍镇农业农村办黄雪芳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已形成了新农片、八字片、桃园片、洛东片等多条各具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风景线。



为了实现全镇“全域五美”,新塍镇将“月度擂台赛”“季度擂台赛”“四季擂台赛”与月度巡查相结合等模式,由农业农村办、村镇建设办、生态环境办、党建工作办等多部门联合组建督查组,对全镇24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情况开展检查。以暗访的方式,对房前屋后、沿路沿线、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和乱堆放、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推进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季度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表彰“绿色秀美村”,抓好“黄色整洁村”,激励“红色问题村”,引导各行政村开展互学和“比学赶帮超”,狠抓落实,补齐短板,真正达到村部形象美、村落环境美、生活庭院美、河湖清秀美、田园风光美。



为确保长效保持,新塍镇还充分落实网格责任区,发挥“党建+治理+服务”,每个村由联系领导、网格指导员、网格长、微网格长落实分级管理。“我们做到管理‘网格化’,及时落实整改;发挥督考‘指挥棒’,狠抓责任落实;唱响全民‘大合唱’,营造浓厚氛围。”黄雪芳表示,下一步,新塍镇将继续对标对表,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再提升、再突破,形成“村村有特色,村落有亮点,村庄有常态”的农村生活环境,打造人居环境“美颜”模式。

(图片由新塍镇提供)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