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财经  >  正文
五年转型倍增,嘉兴经开区打造全新“城市之北”
2022-01-19 09:18


【攻坚战】


冬日,暖阳洒向热土。

  城市之北,2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腾笼换鸟”如火如荼,高端要素汇集涌动,协同发展步稳蹄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综合型宜居智慧新城正在崛起。

  累计腾退、回收、盘活企业62家,涉及土地面积725.85亩,2021年,嘉兴经开区推进北部区域五年转型倍增首战告捷。

作为嘉兴市本级最早的工业集聚发展区,北部区域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孕育新生。放眼未来,这里还有更高追求——紧扣高质量,打造转型发展新典范。


破茧——

拉开转型倍增大幕


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北部区域的成长史里,工业是抹不去的荣光。作为市本级最早的工业集聚发展区,北部区域总面积24.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47平方公里,集聚了221家企业。

   “北部区域以全区23%的土地贡献了全区70%以上的工业产值、利税总额,在全区十强纳税工业企业名单中占据了8席。”嘉兴经开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北部区域,见证了繁荣,也经历了发展阵痛。由于毗邻居住区,空气质量一直饱受诟病,这一片区也一度成为居民投诉的“重灾区”。


  近两年,随着整治不断加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随着它与城市的相融度越来越高,“环境”依然是困扰区域发展的一道坎。同时,经济效益不高、要素难以承载等现实问题也日益突出。


“增长的极限”拷问着这片发展的热土,转型升级成了一道“必答题”。

“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的‘低产田’企业有45家,占用土地超过1000亩。产业类型杂、制造业处于中低端水平、配套设施档次不高、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都是必须克服的‘短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为了百姓“闻不到臭味”以及区域的长远发展,2021年初,嘉兴经开区启动北部区域转型倍增行动,计划5年投资500亿元,实现区域的空间倍增、产出倍增以及产业优化、结构优化、功能优化、生态优化、面貌优化。

“转型升级既是产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思想观念上的一次自我革新,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更是潮流所向、群众所盼。我们要下决心先行一步、快人一拍!”谋定而快动,市政协副主席、嘉兴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盛付祥这样向全区发出“动员令”。


振翅——

八大模式推进转型


2021年是北部区域五年转型倍增的启动之年。


怎么倍增?如何优化?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件难事,最关键的是立足实际、抓住机遇、找准路径。“‘低产田’企业怎么快速退出?经济发展新动能从何而来?如何整体提升片区能级档次?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这一次转型升级倍增要实现的目标。”该负责人介绍。

委托新加坡CPG集团,为24.7平方公里精心编制空间提升规划和产业提升规划;在全覆盖排摸的基础上掌握企业分布情况以及改造提升意愿,建立动态信息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委领导带队,赴广东佛山、顺德、中山、惠州等地,从政策、操作、技术层面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嘉兴经开区打出了独特的转型组合拳——以企业自主改造、零地增资技改、兼并重组整合、异地增资扩产、国资主导开发、退二进三优三、政府直接征收、政府生态修复八大模式推进转型。

嘉兴小虎子车业有限公司投资1425万元、嘉兴市通顺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投资2980万元进行自主改造;

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投资7300万元、合克萨斯精工(嘉兴)有限公司投资6600万元实现零地增资技改;

知名服装企业雅莹与宜泰鞋业进行兼并重组,涉及投资2亿元;

浙江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在嘉兴先进制造业基地拿地72亩,建设数字化工厂,成为异地增资扩产新标杆;

用地32亩、总投资1.65亿元的嘉北街道北城创意园,在国资主导下开发顺利;

原昭和机电地块内5家企业全部完成腾退,腾出51.18亩土地用于商业办公开发,昭和公司则重新选址新建厂房,退二进三优三初显成效;

华祥纺织、永上集团、弘博电气等企业顺利完成征收;

总投资1亿元的东方路污水复线工程启动建设,嘉北、塘汇街道污水零直排改造稳步推进,生态修复项目稳扎稳打……

八种打法,见招拆招,招招见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强化外在激励约束,破立并举,北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通道渐次打开。2021年,北部区域腾退、回收、盘活企业62家,涉及土地面积725.85亩。


不破不立,吐故纳新,而破立之间需要的是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创新供地模式,破解空间难题!2021年5月,坤鼎嘉兴科技创新园项目签约落户嘉兴经开区,这也是嘉兴全市首个M0项目。M0(新型产业用地)是在工业用地(M类)中增加新型产业用地,具有开发强度更大、形式更加丰富、成本更低的特点,是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等转型升级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类。

转型升级,坤鼎项目将在原春晓食品厂88亩地块上打造花园式生态标准示范科创载体。投资方承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500万元,单位用地产值每亩1000万元,研发人员与从业人员占比不低于30%。“这样的好项目,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确保其早落户、快发展、速见效。”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体现在各个维度,引入资源、强强联手共同开发是其中之一。


新建元控股集团是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所属大型国有企业,控股、参股各类企业120余家,资产总规模超400亿元;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是以创业投资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约4082亿元。目前,嘉兴经开区已与新建元控股集团、深创投达成协议,对嘉北街道城北路两侧近300亩地块进行联手开发,打造以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电子材料为主的关键战略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方成立产业开发基金,并摘牌拿地完成项目开发中的重资产投资部分。产业园建成后自持为主,项目未来优先以公募REITs的方式资本化上市。同时,我们还将在招商运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该负责人表示。


蝶变——

期待产业生态新城的全新崛起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

  稳扎稳打向前走,嘉兴经开区将继续按照每月工作责任清单,以更大力度加快“低散乱污”企业腾退步伐,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投资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腾退、盘活、回收土地3000亩以上,新增产业空间150万平方米以上;

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80万元以上;

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90%以上,其中汽车零部件、数字产业产值均突破250亿元,新引进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和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0个以上;

新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以上、隐形冠军企业5家以上、瞪羚企业10家以上;

新增国际社区1个以上、学校医疗机构2个以上;

PM2.5浓度控制在25μg/m^3以下,地表水优良率(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以上,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实现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在搬迁改造腾挪出的广阔空地上,让我们期待一座产业生态新城的全新崛起。


【启示录】


   做好加减法 提升竞争力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越来越快的嘉兴,呼唤高能级的产业平台和城市片区。曾经辉煌的老旧工业片区,需要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也要嫁接新的城市功能。嘉兴经开区城北区域转型倍增的路径选择、推进模式为老工业片区寻找“新生”提供了参考。

  注重规划引导,立足“北部思考”,深化“北部实践”,落实“北部标准”,在存量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上做好文章、交好答卷。

  注重“企业意愿”,充分尊重企业、资本的自主意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财政撬动社会资本的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注重“后续开发”,着眼长远,以新理念、新思路谋划片区未来的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走数字化发展道路,以创新手段不断为片区发展注入动能。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