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在读】《金榜题名之后》:名校之后的寒门子弟
2023-06-08 11:35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熊庆年 主编. 郑雅君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又是一年高考季。落笔之后,题名之前,窗下灯辉十年。

  名校文凭与体面、多金职业间的紧密关联是莘莘学子埋头苦读的因由之一。从甘肃张掖考到上海复旦的郑雅君却观察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不考虑命运改变、阶层跃升的宏大命题,仅从毕业出路来看,同一文凭给予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是有差别的——相较于家境优渥者,寒门子弟普遍欠缺将高学历兑换成好工作的能力。

  针对此现象,作者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出发,通过访问京沪两所顶尖大学家境各异的毕业班学生,对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

  郑雅君在书中着重揭示了一种极为隐蔽的文化障碍,即一种因不具备精英大学中被默认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而造成的无形障碍,既不利于较家境清寒的大学生获取向上流动的机会,也不利于他们产生主观的自我认同和对自身出路的满意感。

  我们不妨做一个譬喻来理解这种文化障碍:大学生懵懂地步入校园时,会发现其间的生活像一个精彩且纷繁的迷宫:并不存在一条“主路”或标准走法,每个人要选择自己的小路,并收集有价值的筹码(成绩、奖项、经历等),最终去到对应的三个出口(保研/出国深造、进入体制、进入市场)兑换下一段旅程的入场券。由于筹码的数量有限,学生彼此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确定胜负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否在上大学的过程中尽早预见自己将会走到哪个关口;二是他们能否用高效的方式抵达目的地。

  然而,对于不同的社会出身者来说,迷宫的神秘度不同。家境优渥者对迷宫的布局以及游戏规则相当熟悉(毕业有哪些出路,又分别需要哪些筹码),能够实现精力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与此对应的是一知半解的寒门子弟。

  此外,九十年代后,大学生的毕业出路越发市场化,大学的教育宗旨、校园生活以及校园里潜藏的资源和机会,却从未经历真正的市场化。在一流大学校园内,占据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课内外活动(讲座、社团、学生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科创竞赛)大都与市场就业无明显关联。同时,名校作为生产与传递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并不特别强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换言之,“成为好学生”和“找着好工作”可能是两条交叉甚少的道路,学校默认所有学生都知道这一点,而事实并非如此。

  更重要的是,京沪考生升学压力普遍较小,又因优越的物质条件见多识广,往往在入学前就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所在,进而锚定人生目标,有很强的自我主导意识。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则不得不把所有精力投入“考大学”当中,缺乏长远规划,行事更多依赖直觉。

  书中,“不仅在技术层面,两者对道德的判断也存在逻辑上的差异”是颇具启发的一点。目标掌控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标本身,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策略无可厚非(譬如想直接工作的学生会选修容易通过的课程),而直觉依赖者则本能地认为这是功利的,因为在漫长的备考生涯中,“好好学习”已经内化为一种道德。

  尽管本书说明“目标掌握模式”能制造更多的毕业出路优势,作者却无意褒扬或倡导寒门子弟向此靠近,而是想尽可能理解现实为何如此。无论如何,这本书会让每一个读者想一想,自己应该去追求哪些东西,又是否应该为此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意识、技术与道德。



编辑:许金艳
责编:邓钰路

来源: 作者 春染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