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壬寅嘉禾星光历】王永良:做飞翔在祖国蓝天上的雄鹰
2022-06-05 07:44



王永良


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


2022/06/05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牛人,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傲立潮头,竞逐风流。嘉兴自古人杰地灵,今天要登场的这一位嘉兴人,有多牛?

他,31岁成为空军最年轻的教授,33岁被聘为两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空军工程大学)的博士生导师,35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39岁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4岁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50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份闪亮的履历属于一个名叫王永良的牛人,他出生于57年前的今天。

王永良出生于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家中幺儿,也是家中这一代唯一一个读书人。

唐玉明是王永良是同村人,从小学到高中,两人一直同班。他说:“读书的时候,他其实不算特别出挑,但各科均衡,人特别认真。”在唐玉明印象中,王永良个性温和不急躁,遇到难题会努力研究,但也不钻牛角尖,研究一番做不出来,就会跟同学讨论,合作之下慢慢摸索出路来。

在王永良的高中老师汤照根印象里,这是一个沉默但勤恳认真的学生。直到如今,王永良回到家乡,偶尔与同学、老师聚会时,人们眼中的他,依然朴实平和,全无架子。

王永良从小最崇拜的是英雄和科学家。因此,当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他未与家里人商量,就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空军雷达学院。他认定,自己要做一只雄鹰,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高高地飞翔。

1990年至1994年,王永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时,王永良说服了当时在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工作的爱人,毅然回到了阔别10年的空军雷达学院。

筹备和组建“雷达兵器运用工程实验室”是王永良回到母校后扛起的第一项重任。

当时,重点实验室对雷达学院来说是个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只能白手起家,摸索而行。王永良率领几名从各教研室抽调来的教员上北京、下南京,求同学、找朋友,一路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军内外十余所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获取了大量的各类技术制资料,为实验室的筹建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缺乏人才,王永良就千方百计四处招揽贤揽才。雷达学院当时没有博士点,他主动与几所大学联系,希望能担任博士生导师,开展联合培养。幸运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工程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先后聘请他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成了“海陆空联导”。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先后有20多名博士、博士后从军内外高校来重点实验室学习工作,他的科研团队也从无到有迅速壮大起来。凝结着王永良巨大心血和汗水的重点实验室终于高质量建成了。在2000年的评估验收中,实验室以97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并授予全军重点实验室。

有一年,我国最先进战机的机载雷达研制到了关键定型阶段,一只“拦路虎”拦在了面前:雷达抗干扰指标总是达不到要求。王永良说:“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保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他一头扎进实验室,组织团队开展研究,为了早日攻克难题,他常常通宵达旦。经过三个星期,他终于攻下了这一重大难题。

看似儒雅学者风度的王永良,除了具备职业军人特有的雷厉风行、骁勇善战的作风外,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子坚韧不拔精神和科研工作者敢碰硬、不服输、百折不挠的劲头。凭着这股劲头,使得王永良成功挑战了一个个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

多年来,不但他自己始终保持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带出了一支坚韧不拔的团队。他们在国防科技战线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克了雷达领域的多项理论和技术难题,为预警机、歼击机和侦察机等一系列重点型号雷达作战效能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辛勤工作换来丰硕成果:王永良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多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90多篇,其中30多篇被收入国际权威三大索引;撰写的学术专著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完成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10个……

他身上还有着一连串极不普通的荣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和首批军队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科协“求是”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

当记者问他,“既想当英雄又想当科学家的童年梦想实现了吗?”他回答,“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低调而谦逊的他,觉得自己离心目中的“科学家”还有差距,还要不断努力。



►►►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嘉兴院士》 浙江大学出版社 吴越电子音像出版

2.《这位新晋中科院院士你造吗?南湖区土生土长的!》 朱弼瑜

3.《新晋“两院”院士“嘉兴造”》 红船领航微信号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