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壬寅嘉禾星光历】楼伯英:参加“海鸥剧社”,鼓舞“孤岛”人民
2022-05-16 06:58



楼伯英


“剧团使我们枯燥的生活有了活力,

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

不至于彷徨。”


2022/05/16



1940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海鸥的剧社正在表演夏衍的《愁城记》,楼伯英也是演员之一。舞台上,毕业于教会女中的赵婉和美专学生林孟平在上海结婚后,寄居在经营投机生意的叔父赵福泉家。沦陷后的上海,风云变幻,世事杂乱。然而对这一切,这对新婚夫妇却感受得很少,他们日复一日地沉醉在“爱的巢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幕幕黑暗的、满目疮痍的现实映入他们的眼帘,将他们唤醒。他们越来越憎恨叔父这个大发国难财的“米蛀虫”,为着遗产问题,将赵福泉告上法庭,最后在李彦云帮助下,终于抛弃小家庭的迷梦,跳出“小圈子”,愤然走出愁城。


海鸥剧社为什么要演出这部剧?楼伯英又为什么参加了剧社呢?


楼伯英出生于嘉兴海盐齐家乡齐家桥,六岁时便随父亲去了上海。小学毕业后进一小店做学徒,1937年考入上海永安公司当练习生。1939年底,为反对资本家无理解雇职工,参加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的永安公司罢工斗争。让人无奈的是,罢工很快就失败了。


在当时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除了罢工,其他形式的斗争也很盛行。据《上海工运志》记载“上海职工的文化活动有着较长的历史,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活跃。职工以歌咏、演剧等活动作为抗日救亡的一种有力武器。抗战胜利后结合经济和政治斗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有广泛的开展。”


于是,在地下党员钱浩然的组织下,海鸥剧社成立了,楼伯英第一时间参加演出。海鸥剧社通过演出进步话剧团结职工,鼓舞“孤岛”人民,培养进步力量,开展政治和经济斗争;并组织读书会和吸收进步学生参加演出。演出收入用来偿还罢工印刷的《永安事件真相》和传单等费用,救济失业职工。


在此后的一年里,海鸥剧社共演话剧五场:三场是李健吾改编莫里哀的守财奴,另两场是江流《未走之前》和夏衍《愁城记》。当地观众说:“剧团使我们枯燥的生活有了活力,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不至于彷徨。使我们有了正当的娱乐,不至于去同流合污。”


1941年,剧社被迫解散。楼伯英也去往苏北参加新四军,后来他一直奋斗在人民军队的后勤与装备技术战线,为海军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离休后,应聘担任海军纪律检查委员会特约专员、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军制研究小组成员、《当代中国海军》海军装备编写组顾问。1985年5月9日,这位嘉兴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

参考资料

1.《那一年,这条上海滩的“红裙子”火了……》劳动报

2.《楼伯英》 博雅人物网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