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有故事的年味】新年是从前慢 | 徐玲芬
2022-01-29 07:50

做年糕 摄影 徐玲芬


  说到过年,我们总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从前过年的光景,仿佛年总是旧的好。丰子恺先生在人到中年甚至晚年时写的许多新年怀旧的随笔,常常回忆起他儿时过新年的种种美好,无论是年前的准备,隆重的年祭,丰盛的年夜饭,热闹的做客拜年,敲新年锣鼓,等等,似乎在他小时候,过年更为隆重,节目更为丰富,而年味也更浓。


  丰子恺先生的小时候,离我们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了。一百多年后,我们同样会怀念我们儿时的年味。我们的儿时,差不多是丰子恺先生晚年的时光。有趣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同样会毫无例外地又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的过年,仿佛又比现在的有趣。同样的过年时光,大人和小孩的感觉有许多不同;同样是过年,现实与回忆,似乎更有太多不同。


  客观地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的习俗,各地形式多样,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在不断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形式,这一古老的传统,祝福、团圆、吉祥,其主题从来不曾改变,真正改变的还是人的心情与心境。其实说到底,每一个新年的来临,无不凝结着旧年的一次次累积与回忆,我们对儿时年味的怀旧,多半是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不断更新的过年形式,往往让人欢喜让人忧,往事难回味。


  比如,新年祝福,从前人们郑重其事地用大红纸写拜帖,一一分送,庄重、喜气,更有文气。之后,手写的拜帖被新生事物——各种印制精美的明信片所替代,收集明信片也成时髦。而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明信片也较少使用了,手写的拜帖,成了文物。一部手机在手,微信,抖音,轻轻一点,送去祝福,简单便捷,就是没有了从前的仪式感。


  又比如,打年糕,从前在江南农村,年前打年糕极为隆重,寒冬的夜里,灯火通明,家家户户打年糕,或手打年糕,或石臼年糕,火热的脸,火热的心,火热的不眠之夜,定格在回忆里。如今,打年糕都专业化了,年前,超市就有塑封的糯米年糕销售,也有装饰得极华丽的大年糕,简单、现成,再也不需要如从前那样费时费力。而手打年糕,则大多以组织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的形式,让人观瞻。一样的年糕,不一样的感受。


  再比如,从前过新年,人们拿着云片糕、酥糖等手把子做客拜年,吃吃米酒,嗑嗑瓜子,剥剥长生果,聊聊闲天;或到公社礼堂看看戏文,到街上买买花纸,轧轧闹猛。过年过到正月半,新年是从前慢。现在呢,大家都忙,亲戚朋友相约在饭店或家里吃一顿了事。大年三十再看个春节联欢晚会,年就这样过了。真是草草,怎不叫人怀念从前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辞旧迎新,辞去的是旧时光,怀念的也只是回不去的乡愁。岁岁新年,今又新年。细细回味旧时的年味,似亦历久弥新。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即日起,“江南周末”面向市民和网友征集有“有故事的年味”。一经采用,即送嘉禾胜景月历。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四)


投稿方式:发送作品至邮箱nianwei2022@163.com


把你的年味(文章、组图或音频、短视频)发送我们,邮件标题请注明#有故事的年味#征集,邮件里留下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文章要求短小精悍、可读性强,字数不超过1000字;组图请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音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短视频时长在1分钟以内。


或者直接添加“江南周末”小编微信发送。


喜悦或难忘,我们一起寻找年味!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