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市井图鉴 | 隆冬时节,从《太平欢乐图》看古人如何取暖
2022-01-10 16:52

● 明陈洪绶《斜倚薰笼图》局部 | 上海博物馆藏

冬至已过,暮冬将近,一年最冷的腊月已经到来。南方的冬天,阴风寒雨,有时候即便气温未到零摄氏度,西北风刮来,还是冻得人瑟瑟发抖。如今,有空调、地暖等各式取暖装置,即便在南方,冬天早已没有前些年那么尴尬难熬。


那么,早先的嘉兴人,是怎么取暖驱寒的呢?在《太平欢乐图》这部清代杭嘉湖市井生活大百科里,有三页图画直观地展示清初江南百姓的取暖方式。

● 太平欢乐图 | 除夕瑞炭

《除夕瑞炭》中的小贩挑着两个箩筐,分别装了松柴和煤块,码得整整齐齐。


从案语可知,浙江一带,每到腊月,集市上不仅有松柴售卖,还有一种煤块,叫作“欢喜团”。欢喜团制作并不复杂:先把炭捣碎成屑状,再用米汁搅拌混和,倒入诸如小铁碗之类的圆范中,因为汁液有黏性,炭屑就并成为团状。除夕时,把欢喜团放进火盆,四周摆上松柴,点燃后,全家老小围炉而坐,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松柴历来有驱邪避祸的说法。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说,“(除夕)至夜蒉烛糁(籸)盆,红映霄汉。”除夕之夜,点燃松柴盆,火光冲天,这是民间驱除邪气,喜庆迎新的一种方式。欢喜团的加入,把祭祀活动和取暖过冬的世俗生活融合在一起,所以,作者感叹:“是乃今之瑞炭也。”所谓瑞炭,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这是一种由西凉国进献的炭条,燃烧效率高且污染甚小。把欢喜团比作瑞炭,可见作者对此种煤块的推崇。“欢喜团”这个名字也如“瑞炭”一般,是对团圆喜乐、国泰民安的祝福,是对康乾盛世的不吝之赞。

● 太平欢乐图 | 卖薰笼

漫漫冬日,如何驱散室内的潮湿阴冷?


《卖薰笼》中有种特别的器物。薰笼,又称熏笼,历来使用广泛,形制和用材不尽相同,铜陶瓷竹,不一而足。扬之水《熏笼与手炉》一文追根溯源,早在秦汉时期,熏笼就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秦篝”“焙笼”,尽管名字不同,指的都是熏笼。屈原《楚辞·招魂》中有“秦篝齐缕”,秦篝在当时是种招魂用的竹笼。


后来,熏笼就日常化了。案语有云:“浙江当梅雨之候,必用焙笼薰衣”。可见,相当于现在的烘干机,梅雨季和阳光晦暗的冬季,用得最为普遍。熏炉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底下是炭盆,上面是镂空罩子。古时曾有陶制,到了明清,竹篾罩子最为常见,可用来取暖、烘烤衣物和熏香。而到了冬天,炭盆里放上几块“欢喜团”之类的燃料或者木炭,罩上竹篓,把被子盖在上面,一家人就可以围炉取暖了。


生活考究的权贵,不仅燃香熏衣被,还根据用途把熏炉细分,熏手巾、熏衣、熏被,奢靡程度远在普通人的想象之外。白居易《后宫词》有云: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此诗一出,“斜倚熏笼坐到明”成了表现深宅闺怨、怅然若失情绪的绝佳素材,后世的同题绘画不计其数。


不过,对老百姓而言,熏炉说到底只是普通的日用品,能一物多用当然更好了。《卖薰笼》中小贩挑着的熏笼,外型小巧,形似带手柄的小竹篮,内中应该置有小型的火盆。案语写道:“《方言》谓之焙笼……产竹之出皆有之。《会稽县志》曰:竹焙笼,陶堰制者佳”。


可见,明清时期,绍兴是这类小型熏笼的重要产地。论造型,竹焙笼大抵与扬之水文中的“竹火笼”类似,体型小,冬天可以随身携带,方便灵活,取暖方便,还带手柄,显然是专供个人使用的,与合家团聚时围炉而坐的大熏笼不太一样。天气潮湿时用它们来熏干、熏香手帕等小物,出门时,藏在袖子、裤管底下独个儿取暖,真是物尽其用。

● 太平欢乐图 | 小炉匠

有别于《除夕瑞炭》《卖薰笼》,《小炉匠》画的是手艺人,“大炉匠”是通常说的铁匠,“小炉匠”用的通常是小火炉,一般做些零碎的修补活。


图中案语有云:“为人修冶匙钥、铰链之属者,名曰小炉匠,即古所谓鼓炉钉铰者也。”小炉匠外出做活,叫“出挑子”。图中的挑子,一头是长方形的木箱,一般有几层小抽屉,装着煤炭,修补用的铁片、铝片,还有锤子、钳子、铁剪子等工具,箱子下边一般还有手拉小风箱;挑子另一头是小炉,用铁皮做成,内套泥芯。小炉匠挑着这副重可达百斤的挑子,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着实不容易。


竹火笼虽可冬日取暖,不过竹篾和泥盆的材质,还是粗糙了点,可不像铜炉那么精致考究。以前,老百姓过日子精打细算,家里的铁锅、炉子坏了,不舍得扔掉,找个小炉匠修补一下。


说到铜炉,自然绕不开名匠张鸣岐。案语中引用一代词宗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第二十六首的注释:“里中张鸣岐制铜为熏炉,闻于时”,另外《西吴枝乘》也有载“张炉薛镜(指吴兴著名的铜镜匠人薛氏),鼓铸皆大冶”,不论嘉兴人张鸣岐的铜炉还是湖州人薛氏的铜镜,都是要开大炉子的,他们的技艺跟小炉匠可不一样。


张鸣岐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制炉名匠,他制作的手炉至今都是藏家的心头好,有的进入了博物馆,有的至今还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光绪《嘉兴府志》说他“住谢洞内。善制铜为炉,无不精绝。项墨林见而异之,招居城中,名大著。”因为制炉手艺过于精湛,张鸣岐被大收藏家项元汴从新塍谢洞里招募到嘉兴城里,名声大噪。


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称赞张鸣岐的作品,炉身质地均匀,花纹工致,踢上几脚也不会瘪,有“张炉”之称。


手炉一般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既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笼进袖内,如清代嘉兴诗人张劭《手炉》有“松灰笼暖袖先知”一句。炉身有外壳和内胆两层,内胆多为铜制,炉内装炭火产热,炉身却不烫手,可见设计之精巧。镂空的炉盖通常做成网格或五蝶捧寿、梅兰竹菊等吉祥纹样,炉身造型多样,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八角形、花形等等。


体积大一些的铜炉搁在地上,朱彝尊棹歌中“不及张铜炉在地,三冬长暖牡丹鞋”指的应该就是一种着地的铜脚炉。由于盛名在外,张炉后世仿品层出不穷,当然,这也恰恰说明了张炉的受欢迎程度。


不论是煤块“欢喜团”,还是祛湿的熏笼,抑或是取暖的手炉、脚炉,不论是朴素的日用品,还是考究的奢侈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嘉兴先民多样的生活日常。天寒地冻的时候,保暖总是最要紧的。

● 张鸣歧铜脚炉 | 嘉兴博物馆藏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