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禾兴再兴
2022-01-01 10:08

金色稻田美如画  摄影记者 成杰


  嘉兴,别称禾兴。每到丰收季,遍地嘉禾。

  7000年前,嘉兴先民人工栽培籼稻、粳稻。与河姆渡文化同时期的马家浜文化罗家角遗址出土了156粒稻谷;1790年前,嘉兴“野稻自生”,得名“禾兴”,筑子城。禾与城紧紧相连,又称“禾城”。

  有唐一代,嘉兴大兴屯田,大运河悠悠千载,流淌着“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传奇。此后,嘉兴称“浙北粮仓”,也被誉为“天下粮仓”之一。

  追寻禾的足迹,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一片又一片金色谷光,照亮一方人的念想。

  在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有一群基层农科人员,一辈子只做育种这一件事,几代人接力推动种业振兴,培育出一代优于一代的农业“芯片”——种子,三次登上中国科技界最高领奖台。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这是一粒谷的分量。

  育好良种,守护粮“芯”。这是育种人代代接续的力量。

  他们也像一粒粒种子,扎根在吴根越角之地,长成一蔸蔸栉风沐雨的嘉禾,追风逐浪,在泱泱秀水边用永恒的精神接力,助推并见证了中国均衡富庶先行地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美好变迁。

  他们曾经托起禾兴大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禾”下乘凉梦。

  如今,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新征程上,他们又在奋力托起禾兴再兴梦。


杨尧城


  双桂联芳


  今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嘉兴市农科院”)研究员杨尧城坐在第19排,目光炯炯,心绪翻涌,“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报告,深感责任重大啊!”

  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嘉兴市农科院共同完成“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杨尧城是主要完成者之一。

  这是嘉兴市农科院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宋檾宪为代表的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组因育成龙虎6号,被誉为“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

  2016年,姚海根作为第一完成人,“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年时间,姚海根和杨尧城先后捧回两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嘉兴市农科院作为地市级农科院,以第二完成单位,连续两个五年规划都拿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省独此一家。

  双桂联芳!巧了,他们同样出生于1944年,属猴,都是农民的儿子,同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

  1965年,杨尧城被分配到嘉兴专区农科所,姚海根去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一南一北,开始了他们与水稻半个多世纪的缘分。

  彼时,中国粮食和副食品危机严重。而嘉兴几乎承担着浙江省三分之一的粮食上调任务。

  怎么端稳老百姓的“饭碗”?

  嘉兴地区单季稻改双季稻,之后又推行三熟制。

  嘉兴原有水稻品种,如何适应新的耕作?

  初到嘉兴专区农科所的杨尧城掂量着一粒种的分量。

  1973年,姚海根从中国农科院调回嘉兴,主动请缨加入水稻育种组。

  双星再聚!

  此时,杨尧城已主持育成嘉湖4号晚粳稻品种,成为1970年代浙江省晚粳稻当家品种之一。

  一年的田间调查,姚海根发现嘉兴种了多年的“老三代”品种,稻瘟病抗性弱,一些重病田几乎颗粒无收!

  抗稻瘟病是姚海根当时急需攻克的难题。1980年,姚海根育成他在嘉兴的第一个水稻品种,取嘉兴雅称“秀水”,称秀水48,获1983年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在重病区增产超20%。

  从此,“秀水”系列之名响彻大江南北,姚海根也渐渐成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如今,这位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已育成水稻品种120多个。

  姚海根返嘉,嘉兴晚粳稻育种又添大将,相对薄弱的早籼稻怎么办?

  杨尧城辗转思量,转攻早籼稻育种。

  彼时,早熟、高产、抗病,是杨尧城要实现的几大目标。历十数年之功,终于在1988年育成嘉育293,成为1990年代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早籼稻品种。

  能不能更优质、更高产?

  又是十数年,杨尧城一头扎进稻田,如饱满的种子应时而发:嘉育948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嘉育253比嘉育293增产一成……

  产量上去了,但结实率并不稳定。杨尧城与合作多年的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团队一起攻关,在其基础上选育更优秀的超高产早籼稻品种。

  2009年,育成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近30年唯一单年推广面积达千万亩的早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7000万亩。这就是今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中嘉早17。

  2016年1月8日,同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72岁的姚海根作为第一完成人,接过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证书。

  “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姚海根已经研究32年。

  南方粳稻育种核心种质匮乏,从1980年代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市农科院等单位,于千万株稻苗中,艰难地找寻着最优秀的“千里马”。

  他们创造性地定向培育出晚粳稻新种 “测21”,选育数十个水稻品种,其中的几个品种连续成为三代国家南方粳稻区试新品种审定的对照品种。

  在杭嘉湖平原上,在长三角的大片稻田里,“测21”选育品种及衍生品种闪耀着丰收的光泽。2016年获奖时,“测21”项目成果累计推广3.5亿亩,项目组自育品种1.8亿亩,增产稻谷46亿余公斤,按照人均每年粮食占有量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来算,能够满足千余万人的需求,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61亿余元。

  从青葱到古稀,白发染星霜。出身农家、挨过饿的姚海根和杨尧城,怀着让老乡吃饱饭、吃好饭的朴素愿望,心之所向是国家需要和百姓需求,他们一片赤诚系民生,一干就是一辈子,即便退休了,还是一心扑在育种上。


黄海祥


  双禾并茂


  嘉兴市农科院还有另一对育种双星——黄海祥和姚坚。

  12月16日上市的“嘉兴大米”品牌,首推嘉禾香1号、浙禾香2号、嘉58、秀水121四个品种,都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稻。

  嘉禾香1号、浙禾香2号,是黄海祥和姚坚分别主持选育的当家品种,口感好,味儿香。

  双禾并茂!

  1969年,两人出身农家,也是同届同系。1989年,他们从嘉兴农业学校毕业,恰逢姚海根在学校作讲座。育种人的禾下梦,沸腾了他们的热血,坚定了育种的梦想——一粒种子的分量,没有人比农家出身的他们更清楚了。两人同时入职当时的嘉兴市农科所。

  除了沸腾的热血,还要有坚实的脚步。他们躬耕田间地头,埋头实验室,一干就是三十年。

  毕业后,姚坚加入姚海根课题组,共事20余年。田间地头,姚海根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一方水土育一方品种,育种人要熟悉当地的水稻生产,要为当地水稻产业服务。姚坚谨记在心。

  2016年,姚坚从姚海根手中接过“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嘉兴综合试验站”的课题,他一直坚持为当地农民生产服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筛选与推广。

  2018年、2020年的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黄海祥课题组为浙江省捧回了第一个籼稻金奖品种嘉丰优2号和第一个粳稻金奖品种嘉禾香1号。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籼、粳稻双丰收省份。

  “粳米‘软而粘’,籼米‘散而松’,能不能让‘白富美’爱上‘高富帅’?”

  1998年,黄海祥从中获得启发,另辟蹊径,开辟了一个空白领域——选育长粒晚粳稻。没有现成亲本,没有现成经验,希望与失望相伴而来,“育种,本就是三分科学加七分艺术”。独具慧根的黄海祥,主持育成浙江省第一个长粒晚粳新品种嘉禾212,实现粒型与品质双突破,2002年被列为国家计委优质水稻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开发品种。

  嘉禾212的成功,坚定了黄海祥的信心,“老百姓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这一代育种人,不仅要让他们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要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风吹稻浪,黄海祥站在稻田中央,如禾一般追着太阳,结出累累稻穗——嘉丰优2号和嘉禾香1号,好吃好看又高产。


姚坚


  北雁南飞


  12月2日,嘉兴晚稻已经收割完毕。位于王江泾镇双桥村的嘉兴市农科院13号楼里却热气腾腾。

  黄海祥和“90后”育种人潘月云将选好的种子,做好分类登记、初筛,分别装袋,18000份材料,整整齐齐码放在一个个收纳盒里。

  同栋楼另一间办公室,姚坚课题组也忙碌着。连续加班,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姚坚有着明显的疲惫。

  他们都在为南繁做准备。

  出发!飞越四千里山河,育种人为种子追寻温暖的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各课题组第一批队员已陆续前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

  嘉兴市农科院南繁始于1965年,是浙江省最早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们播下种子,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南繁北育,一代又一代育种人,育成一个又一个水稻新品种。

  他们每年往返于嘉兴与海南,冬去春回。早些年,他们一趟行程路上就要七八天,住过废弃的牛舍,种菜、打柴、做饭,搭起草棚,夜宿田头,一住就是小半年。

  他们抛家别子,素履以往。

  姚海根至今保存着1974年第一次南繁时,3岁女儿写的信,“亲爱的爸爸,你在海南,我好想你,女儿姚华。”

  次年5月姚海根返嘉,“她抱着我的腿,爸爸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小鬼很懂事,我亏欠她们母女。这么多年,从没顾过家。”

  女儿三年级时,妻子小产。又要南繁了,女儿对他说,爸爸你去吧,我可以到食堂给妈妈打饭。

  妻子陈胜利心疼他。退休后,经常到嘉兴市农科院帮他做烤种和米质化验等辅助工作,这一帮就是二十多年,从青丝到白发。

  2008年3月18日一早,姚海根接到姚坚的电话,懵了,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母亲突发疾病去世。

  前一日,姚海根南繁出发前,78岁的母亲让他放心,“她说,(年龄)关节点已经过去,没关系的。没想到……”姚海根回忆起来嘴角微颤,目光里有着难言的悲伤,泪忍着没有落下。

  “母亲临终前身边没有一个人。父亲去世时,我在杭州开水稻会议。”那天出门前,他还给生病的父亲刮了胡子,没想到,一去竟成永别。

  “务农一生,勤俭本分”,姚海根在父母墓碑上刻了八个字。父母有没有种过自己育成的品种?姚海根猜是有的,但不一定知道是儿子育成的。

  杨尧城自豪的是,嘉兴市农科院的育种工作从未停过,“为什么坚持?这是对育种的爱,对种子的爱。”

  2003年10月,杨尧城体检时,尿蛋白三个+,要复查。

  时值南繁选种,要整理材料,要定计划。一个多月后,他送走助手,才去复查,尿蛋白高达3700。

  “肾炎,马上住院。”医生说。

  “我哪有时间!”杨尧城软磨硬泡,医生同意半天治疗,半天工作。

  不曾想,服药后出现并发症,尿蛋白居高不下。他从此做了长达十年的“药罐子”。

  南繁因此缺席了两年。2006年,尿蛋白降到700,“我胆子大了,我要去海南。”

  医生当然不准。杨尧城带着中药偷偷南下。

  “对家人只有亏欠。”二十多年来,姚坚印象中只陪儿子出去玩过一两次,一次是单位组织去舟山,一次是寒假,他在南繁基地,妻子带着父亲和读初中的儿子到海南,姚坚只陪了一天。

  “冬至春归育良种,稻花香里喜听农民欢笑;汗水智慧凝成果,千重浪时同庆大地丰收。”南繁基地门前的这一副对联,是姚海根撰写的。


杨海龙


  “我又踏入这块炽热的场地了,我要让它再次燃烧……”一段文字三张照片,一田一楼一树。“90后”育种人杨海龙吹着海南的热风,似火的激情在朋友圈里燃烧。这是他第四次参加南繁,每年都要在海南待七八十天。

  育种人就像候鸟,北雁南飞,追着太阳,又如蜜蜂,采粉酿蜜,“我们的蜜是水稻品种,粉是种子资源,踏月乘风,迎霜挽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个科辅工已赶赴海南,姚海根则忙着整理基因检测数据,定南繁计划。

  年复一年,稻浪在他的脸上吹出道道涟漪,他的眼中始终燃烧着热情的火焰。一天到晚都在想种子想稻子,没有节假日,除了吃饭、睡觉,他把全部精力都花在育种上。

  在嘉兴市农科院姚海根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六个资料柜,堆满《水稻田间记载本》,楼梯间也堆放着育种笔记。三个资料柜间,放着一张行军床。从1993年至今,二十多年来,他吃住在这里,即使在退休后,都极少回家。

  每到育种期,姚海根很早起来,白天“长”在田里,晚上还要去田里跑一圈。古稀之年的老人,经常脱了鞋,光着脚就下田。

  这几年,他明显感觉身体乏力。秋收季,一个下午在田里摔了五跤,但他还是爱往田里跑,“你要成为一个育种家,第一请你到地里去,第二请你到地里去,第三还是请你到地里去。年轻人要想在农业科学中做出贡献,也请你到地里去。”

  他,像一株禾苗,把自己扎进土地。

  这样炽热的爱,让“90后”育种人震动。

  潘月云是海南大学农学硕士,学的是分子育种,2019年进入嘉兴市农科院黄海祥课题组。

  为什么一所地市级农科院,能培育出这么多水稻品种?

  年轻的潘月云从前辈们身上找到答案,“前辈们更加热爱这个事业,退休了还在坚持,每天都要去地里,自己插秧,自己收割,他们将育种当做艺术品精心打磨。”

  杨海龙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从种子到禾苗,怕天灾、怕病虫伤害它们,杨海龙学着前辈们那样,呵护它们长大、结实,与它们共成长……参与水稻整个生育期,虽然很辛苦,但杨海龙心里很踏实,“感觉自己终于走上育种的追梦路了。”

  今年11月,作为“中嘉早17号”参与者,杨海龙所在课题组老师蔡金洋也拿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

  大红色的证书热乎乎地烙在杨海龙心里,“小小的基层农科院,依然能够被看到、被肯定,我们做的事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那么大关系,这给我很大鼓励。”


杨海龙


  禾兴再兴


  蓝天白云下,金色的稻田,这是“40后”杨尧城的微信头像;

  稻田为封面,禾苗为头像,嘉禾为名,这是“60后”黄海祥的微信设置;

  闲暇时,稻田里凹个造型,拍张照,这是“90后”杨海龙的朋友圈情趣……

  在一年四季的田园风中,育种人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把育种当艺术,享受着与水稻的心灵相通。

  这是真正的育种人才能感受到的情趣。

  12月8日晚,静寂的冬夜,一钩弦月凉如水。嘉兴市农科院一隅,小楼的灯火正盛。姚海根正在整理育种数据,花白的发丝,在白炽灯光的映照下,跳跃着。

  小院里两只狗安静地趴卧着,一看姚海根开门,急忙跟进跟出。它们原是嘉兴市农科院的看门狗,后来有了“电子狗”就被闲下来,“我喂了几次,就老跟着我。万物皆有灵,你倾注大量心血,它会回报你,水稻育种也如此。”

  同日,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再次锁定粮食安全,继7月9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后,再提种业振兴行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众所周知。不为人所知的基层育种人,他们的每一粒种子,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报恩,曾是姚海根育种的原动力。

  学生时代,因家里缺粮差点辍学,是老师调剂班里有供应粮的女同学帮了姚海根。“一饭之恩”,他终身难忘。

  50年的育种生涯,姚海根培育了优质的种子,也厚植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慢慢体会到育种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跟国家和人民的关系。这才是我仍在坚持的动力,也是农科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这就是嘉兴育种人半个多世纪来接续传承的“南繁精神”!

  培育220个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7亿多亩,这就是嘉兴育种人的成绩单。

  王志康是这一盛况的见证者。他和村民一起为嘉兴市农科院繁育良种,可以说是育种人和种植户的桥梁。“近30年,我们每年都要引进嘉兴市农科院的新品种,最多时种植2000亩。姚老师育成120多个品种,我们至少繁育80多个。”王志康牵头成立的嘉善县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的2000亩水稻都已经预购完成,“嘉兴市农科院培育的水稻品质好、口感好,好种植,产量高,老百姓爱吃,不愁卖。”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第一次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纳入五年规划。

  嘉兴当得起“浙北粮仓”的美誉。至今,粮食面积及总产已连续16年列浙江省首位,以不到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近1/6的粮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育种人为农而学,学而为农。

  嘉兴育种人铭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几代人的接力,都在围着老百姓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育种方向。“以前,老百姓吃不饱饭,我们育种就一个目标:不断提高产量。后来,老百姓都有饭吃了,就想吃得好一点,我们就想办法培育质量高、口感好、健康、营养的品种。“杨尧城近60年的育种经历,仿佛铺开了一幅老百姓生活变迁的画卷,“现在老百姓的要求更加多样化,我们年轻一代的育种人,还要满足他们更加多元的需求,比如适合制作不同米制品的大米。”

  2016年至2020年,历届“浙江好稻米”49个金奖中,嘉兴市农科院选育品种达21个。

  作为鱼米之乡的嘉兴,成为中国均衡富庶先行地,但也经历过工业污染之痛,嘉兴大米缺少响当当的品牌,一度出现“嘉兴人不吃嘉兴米”的现象。

  随着嘉兴水稻“硬核”品种越来越多,嘉兴市农科院院长程旺大觉得嘉兴一定能建立起自己的大米品牌,“近年来,嘉兴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五优联动’,也奠定了‘嘉禾有嘉米’的基础。”

  嘉兴市农科院的育种人走出育种的藩篱,2010年开始尝试全产业链的合纵连横。特别是2018年4月,嘉兴市农科院与五芳斋集团、市供销社等联手组建浙江禾天下种业有限公司,“育、繁、推”一体化,打造从种子研发到米制品的“稻米全产业链”,壮大嘉兴水稻种业。

  “黄海祥受农科院委派担任首席专家兼副总经理,主管研发。今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也加入进来。”浙江禾天下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弋对直面市场的商业化育种充满信心,大家强强联手,加快新品种开发。


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 


  今年12月16日,嘉兴市政府与中粮集团粮谷公司合作推出“嘉兴大米”品牌。嘉兴市供销社(农合联执委会)负责运营,未来将形成品牌矩阵。“‘嘉兴大米’十分受欢迎,我们已经在补货。”嘉兴市供销社党委委员、副主任章建琴看好“嘉兴大米”品牌的未来,“老百姓喜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共同富裕。”而“嘉兴大米”品牌的主打、最受欢迎的品种,都是嘉兴农科院的育种成果。

  事关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直面嘉兴稻米之困,联合各方力量不断尝试,育种人心中燃着不熄的火种,“种子是基础,是农业的‘芯片’。”

  他们与种植户交流,与种业联手,和产业链接,与市场对话,高产、多抗是基础;更好吃,更安全,更健康,是更明确、细致的方向;让老百姓吃得开心,让农民增收,是不变的目标。每一粒种子都要长成富裕的样子,炊烟里的米香,是“中国饭碗”里的欢喜馨香。

  为什么姚海根、杨尧城们年已古稀,退而不休;黄海祥、姚坚们奔波卅载,南繁北育;杨海龙、潘月云们意气风发,甘于田间?

  “阡陌四季风,幽香小稻花。飞流大米雪,田蛙歌明月……育种人有自己的风花雪月。”姚海根最爱在稻花香里,听蛙声一片,那是丰收的歌声,是安宁的心灵田园。

  育种人以虔诚的心,教一株稻子爱上另一株稻子,也找到了精神田园。

  “岁月静好古稀时,负重跋涉夕阳路。丝尽蝶化效春蚕,学而为农慰自我。”姚海根信手拈来一首《慰平生》,是他的心声,又何尝不是几代育种人的心曲?

  “大地的丰收种在农民心里,能够为老百姓创造一点幸福或者创造一点舌尖上的美味,是无上的荣耀。”黄海祥越来越体会到一个育种人的责任和快乐。

  杨海龙舍弃收入优渥的外企工作,“为爱发电”,育种就像是他的情人,“爱到灵魂里。”

  他们就是那一粒粒种子,在这片见证了7000年人类伟大稻作文化、名为“禾兴”的热土上,渐渐成长为沐浴春风谷雨的一蔸嘉禾。

  他们就是起伏稻浪里的一朵朵浪花,在嘉兴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上,翻滚着,追逐着,续写着禾兴再兴的篇章。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