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 | 南湖晚报 | 嘉兴在线 | 读嘉新闻
海盐县“查、保、用”​结合打造“富硒土+产业链”全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9-10 15:42:31

  富硒土壤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是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物质前提。海盐县澉浦镇的平原耕地区富硒土地(土壤硒含量≥0.4mg/kg)约1.8万亩,对56件稻米的分析,达到富硒米标准(稻米硒含量≥0.04mg/kg)的占62%,而丘陵区除长山外,均为富硒土壤,约占总面积的75%,2015年6月25日,全国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土地管理现场会议在嘉兴召开,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副省长黄旭明、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等参加。2016年“海盐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通过省级评审。2018年,海盐县全省率先实现土地质量追溯体系跨部门平台应用。2019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开展“创建优质土壤基地”活动,海盐县茶院村是浙江省创建的首批优质耕地保护示范基地。近日,全国富硒土地申报培训班现场会议在海盐县召开。海盐县以调查、保护、利用方式,加大对富硒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是进行农业地质大调查,摸清富硒土家底。开展海盐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5万),海盐县澉浦镇圈定了富硒-足硒土壤3.40万亩,对已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开展1:1万详细调查及可利用性评价,确定澉浦镇清洁且富硒耕地5740亩,此项工作被列入了原国土资源部的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建设试点。根据《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试行)》规定的清洁、富硒、集中连片的要求,划定茶院村天然富硒土地,面积共1100亩,耕地653亩,其中清洁富硒耕地493亩,集中连片程度较好。并依据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档及检测试点,探索建立农业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土地质量生态管护新机制,地引导农民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

  二是多举措并行保护富硒土资源。建立了澉浦镇富硒土壤资源档案卡,共涉及澉浦镇12个行政村、158个富硒区块。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且在接下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中,将5500亩优质土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而将部分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从永久基本农田中划出。同时结合土地质量调查服务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工作实际,出台了《海盐县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将这些富含养分的土壤运送到新造农田。大力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工作,采集了土壤、水、农作物等各类样品4200多件进行系统调查。通过‘图、文、卡、库、码’五大元素,全面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并形成了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可问责的土地质量管理制度。被列为嘉兴市唯一全省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档试点县。

  三是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富硒土资源。以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为单元,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施富硒农产品开发计划,打造富硒专业品牌,其中云广农场已通过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云尚广”牌富硒大米,在进行包括嘉58、长粒米、越光稻、苏北米等多品种水稻种植试验中,摸索最适合富硒土地生长的水稻。近年来通过富硒品牌特色,富硒大米、富硒土豆、富硒玉米、富硒芦笋等一大批富硒产品通过订单、网络等多种销售途径,实现品牌推广。同时强化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质量全程监管,区域范围内农场生产的富硒大米均建立二维码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制定了“杭州湾南北湖生态园综合开发建议”方案。施行土地资源确权登记,并对各功能区块树牌的方式明确其发展方向、种植规模等,引进农业科技企业承办,并积极推广“秸杆养羊、大麦养猪、米糠喂禽”,形成完整的富硒农产品(包括粮、油、蔬菜、水果、蛋及肉类等)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准备打造以南北湖核心景区为依托、以绿色土地为基础、以富硒土地资源和火山地质为景观的新亮点。


来源:海盐三改一拆办  编辑:鲁贇 责编:邓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