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一月,长三角建筑职教领域再迎盛事。
11月10日,首届全国中职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邀请赛暨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在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开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嘉兴教育学院、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主办,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从牵头成立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到连续承办三届长三角地区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再到如今承办首届全国中职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邀请赛,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一年一个“台阶”,围绕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努力实现跨区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扎实助力形成长三角职教一体化发展的“嘉兴样板”。
举办全国性大赛
为建筑业高水平技能人才提供新舞台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长三角地区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2022年第五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选拔赛等赛事,形成了一套专业特色明显、赛事公平公正、会务保障有力、服务暖心到位的办赛机制和模式。因此,首届全国中职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邀请赛“花落”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便水到渠成。
与以往赛事不同的是,今年的赛事将长三角区域性赛事升级为全国性大赛,参赛范围由原来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扩大到如今的9个省市。来自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合肥工业学校、上海建筑工程学校、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云南建设学校、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等16所中职学校的53支队伍报名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以“建数成才,智兴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建造,分设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三个赛项。“本次赛项设置根据建筑智能化、工业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以培养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为出发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激发学生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的学习兴趣,加强建筑类中职学校师生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范晓春表示。
对于嘉兴市而言,本次大赛的举办,既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智能建造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行动。
2022年,嘉兴市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成为引领带动长三角智能建造发展的“领头羊”。而在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中,我市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智能建造人才队伍培育行动。“智能建造技术是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重要措施之一,顺应了新时代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嘉兴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海林表示,“此次在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举办该赛事,既是一次切磋交流、学习提高的宝贵机会,也为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作为集全日制教学、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建筑类专门化中职学校,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不仅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还是国家首批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首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首批共同体成员等。同时,紧贴产业需求,设有“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技术”“古建筑修缮”“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维”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以及省品牌、新兴特色、优势特色专业。“下一步,学校将结合智能建造“四化”趋势,启动“智造英才”计划,培养一批“勇担当、善学习、精技能、会审美、敢创新、能发展”的建筑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立配套机制、强化激励举措,支持优秀师生追求卓越,打造名师团队和技能尖兵,全面助力嘉兴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发起成立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
打造长三角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
此次首届全国中职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邀请赛“花落”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也得益于2021年该校的“先手棋”——牵头组建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
当年9月29日,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安徽省蚌埠工艺美术学校、上海汇谷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职业院校、建筑企业及行业协会齐聚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为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成立仪式按下启动键,并成为首批24家成员单位。
“联盟成立后,学校在加强院校、校校合作的同时进一步与长三角区域建筑行业协会和建筑企业加强靶向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等5家单位合作组建“长三角(嘉兴)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区域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以及培养更多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人才。
在启动仪式上,同时举行了“长三角(嘉兴)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中心——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分中心”授牌、“建筑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嘉兴建校”授牌。“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的成立,对推动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动长三角区域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建筑业协会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邢作国说道。
在此后的发展中,联盟聚焦“专家领航助力人才培养”“活动联办促进比学赶超”等三方面协同育人“点”,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串联起产教融合紧密线、服务企业延长线、架设基地建设合作线等三条校企合作“线”,助推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不断拓展区域联动、影响联动、行业联动等区块联动“面”,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经过3年多的发展,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在实践中构建起“沪、苏、浙、皖”四地协同,“政、校、产、企”四环共荣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同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建立四地协同发展格局,汇聚政校产企优势资源,探索形成“点线面体”四维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打造长三角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
目前,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已拓展到34家成员单位,涵盖三省一市住建部门、龙头建企、重点职校、强势协会等;建立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6家;聘请长三角地区专家行家组建建筑导师智库1个;建成首个全国“数字建筑”协同育人中心“1+X”技能认证基地。同时,依托联盟平台,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也广泛吸收来自长三角地区政校行企部门的优秀专家、学者和大师,推动育人联动、课改联动、教研联动;外聘专家教师12名,成立1个智能建造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8个,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建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及比赛场地3个;并面向长三角区域建筑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市场调研、技术指导、产品研发、继续教育等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开展13项各类“数字建筑”培训项目,惠及近千名一线从业者,有效助力建筑产业发展升级。
一年一个台阶
打造长三角职教一体化发展 “嘉兴样板”
从承办长三角区域性赛事到如今首次承办全国性大赛,再到举办“产教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论坛,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一年一个台阶,走稳、走好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每一步。
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成立后不久,2021年12月3日,首届长三角地区中职“建筑类”技能大赛暨嘉兴市第十六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节“建筑类”学生技能大赛,在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举行。作为联盟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赛事,该赛事由嘉兴教育学院和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主办,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承办,共设BIM建模、工程测量和建筑CAD三个比赛项目,来自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宁波建设工程学校、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的41名选手积极参赛,为长三角区域中职学校建筑类学生专业技能的切磋交流搭建了第一次“大型舞台”。最终,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的选手获得了BIM建模、工程测量两个赛项的一等奖。
2022年12月2日至3日,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学生技能大赛暨嘉兴市第十七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节建筑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在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一市两省的13支代表队、111名选手参加,共同角逐工程测量、建筑CAD、BIM建模、手工木工4个技能竞赛项目,不仅赛事项目增加,比赛规模也扩大至首届大赛的3倍。“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长三角地区中职学校促进‘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推动了长三角职教联盟的长远发展和合作共赢,实现长三角建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发展、新跨越。”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教研员许宝良表示。
2023年6月9日,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迎来一大盛事——“产教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会议暨数字建筑人才精准就业平台发布仪式在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举行。会上,中高职院校共话产教融合,上海建筑工程学校校长杨秀方以《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周炜炜也以《建设产业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为题,介绍了学校的做法与成效以及自身的思考;时任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副校长钱琴梅则作《数字赋能“建筑人” 打造职教“新基建”》专题汇报,总结了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建筑时代人才培养的做法。
此次会议最重磅的是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和建筑企业正式发布“数字建筑人才精准就业平台”,为数字建筑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新模式。“未来,学校将站在学校育人、数字平台、服务发展的角度,以平台发布为契机,更好地为数字建造、智能建造的全面实现贡献建校力量和职教力量。”钱琴梅在汇报中说道。
对于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而言,近年来,学校一直推动联盟成员单位敢于突破壁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以实际行动将联盟打造成为联动合作、协同育人的有力平台。“通过长三角建筑职教联盟的高效运作,充分整合长三角地区建筑领域的各类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优质职教资源配置水平和建筑职教发展水平,助力打造形成长三角职教一体化发展的‘嘉兴样板’。”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提供
编辑:曹雅严
责编:卢杰
审核:陆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