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在线 - 嘉兴第一新闻门户网站 嘉兴日报、嘉兴广电联合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在线  >  人文  >  正文
【读有所得】再读《简·爱》丨付玉华
2023-02-15 10:53

假期赋闲在家,看到儿子在读《简·爱》,便燃起了再读的兴致。 

犹记得少年时读《简·爱》,看到了简·爱的善良、好学,尤其对她勇敢追求爱情、追求幸福记忆深刻。但对作品所表达的独立女性这一点,并不理解,或许是少不更事,抑或是阅历不多,不能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缘故。

时至今日,再读《简·爱》,似乎厘清了儿时的困惑。再读此书,除了加深了儿时的认知,更看到了简·爱的可贵。她是一个独立女性的代表,一个引发千万女性对人生定位与生活态度思考的独立女性的代表。 

少年时,简·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舅舅一家对她的嫌弃、冷漠、侮辱……都没有令小小的她屈服,她从不逆来顺受,会在语言或行动上做出反抗。在罗沃德学校,简·爱遭受了肉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双重摧残,她依旧敢于抗争。 

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因她的红色长发过于醒目而不满,当着全体师生的面诋毁她,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一条高凳上长达半个小时。这对年幼又自尊心极强的简·爱来说,是难以形容的耻辱。 

小小的简·爱,确实号啕大哭过,但在哭过之后,她能条分缕析地跟谭波尔小姐诉说自己所受的屈辱,通过谭波尔在全校师生面前澄清了布罗克赫斯特对她的诋毁。这是一次彻底的胜利,宣告着在对罗沃德学校黑暗的深刻揭露。

这次胜利,对简·爱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她将追求崇高友谊、追寻人生真谛作为毕生的追求。成年后的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在这里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但她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内心,她是一个独立女性,不做任何人的附庸。 

作为一名家庭教师,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相遇、相知、相爱,无论是思想的交流还是感情的发展都是平等的。她在离开桑菲尔德前对罗切斯特的反驳,更将她追求个性自由,信仰人人平等,在爱情面前始终保持人格独立和尊严的特征展露无遗。 

她说:“你以为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丰富,内心跟你一样充实……我不是根据习俗、惯例,甚至也不是通过血肉之躯在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对话……”

简·爱自尊自爱、敢爱敢恨,不会成为男人的附属,也不会迎合主流社会的“审美”。最终,简·爱在圣约翰与罗切斯特之间,选择了后者。

因为前者是虚伪又轻视女性的传道士,后者是真诚、尊重女性的至性之人,所以简·爱选得毫不犹豫。即使罗切斯特在挽救疯妻性命时留下了身体残疾,但简·爱依然坚定地与他步入婚姻殿堂。 

小说出版于 1847 年,彼时的英国已经发展成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唯一的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可想而知,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当时以写作为职,并出版这部作品,是多么勇敢、难得。

她以《简·爱》这部作品和自身经历告诉人们,女性要做自己,不做任何人的依附。 

其实,这部作品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不只是女性,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独立,只有独立,才有自我,才有幸福。


来源: 作者:付玉华 编辑:戴群 责编:邓钰路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在这里,读懂嘉兴

相关阅读
分享到: